文化论文_长江文化共同体:一种基于文化拓扑的

2022/06/27
文章目录

引言:“拓扑转向”与文化拓扑学发展

一、文化共同体:长江文化的拓扑空间

(一)拓扑结构:长江文化时空协同性的内在逻辑

    1. 拓扑界说——长江文化的连续性、整体性与拓扑空间群结构

    2. 文化折叠与空间叠写——长江文化“历时性”与“共域性”的辩证统一

    3. 文化飞地——长江文化的嵌套结构

(二)长江文化共同体:长江文化协同发展的价值共识基础

二、长江文化记忆拓扑:长江文化的共享文本与内蕴一致逻辑

(一)长江文化以“水”为中心的文本类型

    1. 水线索历史文本

    2. 水韵文学文本

    3. 江水艺术文本

    4. 长江流域改革实践文本

(二)长江文化文本的共享性

(三)长江文化记忆的内蕴一致逻辑

三、利益共同体拓扑:长江文化协同发展的理论建基

(一)集体认同的拓扑结构:利益共同体在长江文化共同体中的嵌入

(二)利益共同体的象征与符号“空间化”:长江文化共同体协同发展逻辑

    1. 文化遗产空间生产

    2. 乡村场景空间生产

    3. 城市现代文旅空间生产

四、结语

文章摘要:文化拓扑结构与文化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梳理长江流域的文化拓扑结构,有利于厘清长江文化空间中的多线性关系,揭示长江文化的演进特征。长江流域各省市因其相似的历时性与共域性,共同建构了具有拓扑群结构的长江文化共同体。长江文化共同体具有时空连续、文化折叠、空间叠写与文化飞地等拓扑性质,通过共享以“水”为中心的水线索历史文本、水韵文学文本、江水艺术文本与长江流域改革实践文本,形成长江流域共同的文化记忆空间,由此达成了文化拓扑意义下的内蕴一致性。长江文化共同体作为一种拓扑空间,内含作为空间元素存在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以文化遗产空间生产、乡村场景空间生产与城市现代文旅空间生产为特征的区域协同发展逻辑。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李越 傅才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论文DOI:10.19624/j.cnki.cn42-1005/c.2022.06.012

论文分类号:G122

上一篇:第二届“天津·长江教育论坛”暨天津师范大学
下一篇:第二届“天津·长江教育论坛”暨天津师范大学

Top